VOA专访刘梦熊:朱镕基一语成谶,谁搞坏了香港?

来源:根据3月9日美国之音专访刘梦熊的视频整理 整理人:Dick Chan & Fred Yang 许波: 素有亲中之称的前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日前痛苦地承认香港已经玩完,香港一众官员出面反驳这个观点,但恒生指数跌破1997年回归日水平,且交易量急剧萎缩,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过去10年来香港政治生态不断恶化,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安法的实施是一国两制的香港沦为与内地差别不大,深受中共控制的地区。媒体戏称昔日的国际金融中心已变成金融中心遗址。 中国前总理朱镕基2002年访问香港时说香港回归祖国,如在我们手里搞坏了,那我们岂不成了民族罪人?那么香港是如何被搞坏的,谁是搞坏香港的民族罪人呢? 好,刘先生,欢迎您来到美国之音的纵深视角。 刘梦熊: 好,许波好。各位听众好。 许波: 我们如果最近在网上读香港的消息,我们看到有很多这样的传闻或者是玩笑,就是说素有国际金融中心之称的香港现在已经变成了国际金融中心遗址。我们知道这样的比喻可能对于香港来说有点刻薄了,但是恒生指数跌破1997年回归日的水平,并且交易量急剧萎缩,这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来请教香港的刘孟熊先生,您作为香港金融业的一位资深业者,您亲身经历了亲眼目睹了这个香港金融业的大起大落,那么您对此有什么感触? 刘梦熊: 我是在1973年,经过九死一生的惊涛骇浪偷渡游泳到香港,到今年刚刚好是整整半个世纪。我看到香港之所以100多年来从一个偏僻的小渔村成长为亚洲4小龙之一,又发展为远东的国际金融中心,它最重要的成功要素就是自由和法治这两大的核心价值,两大基石。 香港回归中国的时候,中国正在推行改革开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启改革开放,然后80年代初期中英香港前途谈判的时候,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倡议。一国两制就是目,中国的改革开放继续向前发展的话,那么纲举目张。但是近年来由于我们看到在政治上、思想上、经济上、外交上,中国从改革开放的路线开了历史倒车。 如果中国继续改革开放,那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功的最主要的元素自由和法治,当然就能够包容。 但是当他开历史倒车的时候,显然他的那种意识形态强化了的斗争哲学占据了统治地位,那就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自由和法治核心价值就不能相容,甚至要除之而后快,所以香港从国际金融中心变成某些人眼中的国际金融中心的遗址,就是说城楼失火殃及池鱼,主要是改革开放在中国内地的倒退,“一左二窄”的路线令香港出现这个令人感到忧心的变化。 许波: 那么从中心到遗址,从国际金融中心到国际金融遗址,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有很多人也不同意这样的说法,那么刘先生您作为香港金融业的一位资深业者,同意这种判断吗? 刘梦熊: 我觉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胜于雄辩。香港是保持原有国际金融中心昔日的光辉,或者已经是向下沉沦,成为这个遗址? 我们看看10项数据吧。 第一个就是自由。你看香港原来保持它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时候,各个党派都可以以普及而平等的精神参加选举。 但是近年来,把一切权力归苏维埃那套搬到香港来,结果得到57%以上选民支持的泛民主派,在立法会区议会变成了零席位,自由的指标当然是向下跌了。 第二是法治。香港是实行普通法,但是最近一些政治的案件没有判,那些被告人就被羁押了超过1000天,所谓的无罪推定的普通法的核心精神被践踏无遗。这样来讲,法治的指标又是往下沉。 第三是信心。这几年来香港几十万人往海外移民,税务局今年公布,光是报税表就少了37万份,老实讲,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所以这个信心指数也是向下了。 然后是国际金融。香港在回归相当一段时间都被国际权威的机构评选为仅次于纽约、伦敦的世界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近年来被新加坡取而代之。现在香港今年IPO的金额比印度尼西亚还要少。还有创业板的指数,从2007年的1830点,掉到现在只有20点,跌了99%。 然后在国际贸易上,香港出口连续16个月下降,其中2月份下降了36.7%,是1953年到现在70年来最惨淡的。进口也是连续14个月下跌。 然后看航运。香港的国际机场本来是全球十佳机场,Number One排第一的,现在已经被新加坡的樟宜机场所取代。香港国际机场的评分在国际上今年掉到第三十三而已。 然后说香港的房地产。不久前旺角一个商业地王估值是260亿,拍卖成交只是47亿7000万,两成都不到,香港的楼价不断的往下掉。 再看股市。今年是香港回归26年,今天的恒生指数,居然比1997年七一回归的时候还要低,可见惨淡。 然后是特区政府的财政储备。前几年的时候特区政府的财政储备可以支持30个月的公共开支,现在降到只支持七、八个月的公共开支。 然后第十是国际评分。穆迪一直都把香港跟内地一起把展望评级评为稳定的,最近就调到负面。 所以从上面的十大指标,香港向下沉沦,变成了国际金融中心的遗址,这是一个铁的事实,不是某些官员用假大空所能掩盖的。 许波: 刘先生刚才洋洋洒洒列举了10个方面的事实,的确令人触目惊心,所以您的论据是很坚实的。但是香港当局可能不大同意您的这种看法。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近日就驳斥了有关香港会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遗址的观点。他强调说香港的金融市场仍然是很强劲的,为什么?因为它有国际性,有多元化和成长潜力等特质,所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遗址的看法是毫无根据的。 那么刘先生您怎么看这位许局长的评论? 刘梦熊: 香港之所以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是回归在中国以前,当时已经是远东的国际金融中心。所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这张皮其实是有赖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认可,然后才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今天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里头,美国是龙头,最近连续4件事情:第一,美国总统拜登8月几号签署了一项行政指令,禁止美国企业对中国内地在高科技领域三个领域里头进行投资或者是交易,其中包括香港。第二,最近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以39对0票通过了取消香港驻华盛顿、纽约、洛杉矶的三个经济贸易代表处的外交豁免权,半年内要求关闭。第三,就在前几天,美国又公布了2024年国防授权法案,把香港列为海外敌对势力,跟俄罗斯、伊朗、北朝鲜、委内瑞拉、古巴、中国大陆并列。然后穆迪又要把香港评为负面。 既然资本主义的龙头美国把香港看作是海外敌对势力,你想想看所谓的国际化还会存在吗? 美国以及它的盟国包括了五眼联盟、北约、欧盟、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新加坡,对于一个被美国视为海外敌对势力的这样的一个地区,都已被穆迪评为负面的这样的一个地区,他们还来投资还是撤资?所以国际化已经是什么?是昔人已乘黄鹤去,黄鹤此地空余黄鹤楼,就是这么一个状况。 许波: 那么国际化看起来您认为已经不存在了,但是许局长认为多元化,还有成长潜力这些特质,香港的金融市场还是有的。刘先生您怎么看许局长的这样的评论? 刘梦熊: 我觉得它是一种刻舟求剑的心态,为什么? 香港曾经是一个被评为全世界最自由的经济体,然后这几年我们看发生什么事情。比如说香港的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50年不变,那是中英联合声明中作为一个庄严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但是中方单方面宣布中英联合声明过时失效。基本法把一国两制的框架讲得很清楚,尤其是基本法的第五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 说好了50年不变,但是你看这几年来,比如说港区国安法,本来按照基本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有关国家安全是由香港特别行政区自行立法的,结果是由人大常委会代替了香港的立法机关来去立法。再比如说基本法第四十五条、第六十八条,规定了循序渐进、最终达至普选产生的目标。但是,人大常委会来一个完善香港选举办法的决定,就把列宁在1918年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那套东西放到香港,完全是不折不扣、货真价实的、如假包换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 另外,中英联合声明和基本法规定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但是2014年6月10号的白皮书,国务院新闻办的白皮书就提到中央对香港拥有全面管制权,那就有很大的落差了,所以这一系列我称之为“一左二窄”的政策。 香港不管它国际化也好,多元化也好,从一个它原先拥有的资本主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已经大变特变。不管是从公民社会被打到七零八落,到新闻自由的寒蝉效应,一直到最近的一切权力归苏维埃这种所谓的爱国者治港,变成了香港根本不是邓小平原先所构思的一国两制的蓝图,也不是中英联合声明的第三条,中国政府对香港的12条基本方针政策以及基本法所规定的条文,它的附件,它的立法原意所规定的一国两制的模样,现在已经是变形走样了。 许波: 可能正是您说的香港一国两制已经不复存在了,所以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现在对香港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您刚才提到了一个美国众议院通过议案要撤销香港驻美国经贸办事处的豁免和特权,您再给我们说说美国众议院通过的议案。如果这个议案在参议院通过,也被美国总统签署成法律的话,那么它对香港的实际伤害会是什么?会有多大呢? … Continue reading VOA专访刘梦熊:朱镕基一语成谶,谁搞坏了香港?